1941年12月,日本偷襲珍珠港後8小時,日軍越過中港邊界,入侵香港。
經過兩星期激烈戰鬥,新界和九龍相繼失陷,英聯邦軍退守香港島。
香港守軍雖然奮勇抵抗,但最終不敵日軍,並於1941年聖誕日投降。數天後,英國戰俘被關進深水埗軍營,John Monro 少校是其中一位。
在囚期間,Monro 決定逃走,並找到皇家空軍軍官 Baugh 及 Trevor 作夥伴,一同策劃其事。而 Trevor 因為曾在九廣鐵路工作,所以能說一口流利廣東話。
1942年2月1日月圓之夜,Monro 三人行動起來。他們首先穿過鐵絲網,然後將一早預備好的糧食、藥物、指南針,衣服及少量現鈔,放在自製小木筏上,偷偷從營旁半淹防波堤上潛逃。
離開戰俘營後,他們用了近一小時,才能游到海灣另一邊。上岸之後,就是分隔九龍和新界連綿山脈,那正是英軍為阻擋日軍攻勢而建的 ''醉酒灣防線'' 所在。
雖然 Monro 對防線地形甚為熟識,但為避開日軍耳目,三人仍要花上近5日,才能跨越重重山險,穿過新界,抵達中港邊境。在一些反日土匪協助下,Monro 三人被安排在邊境農舍等候。
幾個小時後,兩個中國人來到會面,其中一人脾氣暴燥,情緒起伏不定,相信是匪幫首領。而另一人卻能說流利英語,原來是個海員,更對利物浦十分熟識。
Monro 說出逃脱經過,但卻得不到匪首信任。因他認為日軍不會輕易讓三人逃走,故一度懷疑他們是日軍間諜。後經 Monro 多番解釋,匪首最終相信他們是戰俘,於是隨即放行。
Monro 一夥於是沿鐵路向北行走,最後遇上中國軍隊,並得到糧食及住宿等援助。1942年2月12日,Monro 三人到達惠州,原來日軍剛在三天前才離開。
因為碰巧是農曆新年,所以即使日軍在惠州殺了人,但居民仍如常慶祝,故令 Monro 三人行程略為受阻。
離開惠州後,Monro 三人以舢舨沿東江北上。當抵達龍川後,他們在地方官員幫助下,再轉乘貨車往韶關。Monro 說那裡很難找到巴士,多以貨車代替,而且是密封的。車内只有幾個小窗,擠滿行李之餘,還要坐上34個乘客,想舒展一下雙腳也不能。
Monro 在韶關見到一位中國軍隊將領,並每人獲發一張前往重慶的通行証。1942年3月31日,Monro 等人卒之到達重慶,結束從深水埗出發,歷時兩個月的艱險旅程。
1942年8月,Monro 以助理軍事參贊身份回到重慶。期間他以18個月時間,努力支援及嘗試解放香港英軍戰俘。
1944年7月,Monro 被派往緬甸作戰,對抗日軍。最後於1945年初返回英國。
圖為 Monro 獲發之中華民國通行証。
